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邀请到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白嘎利、锡林郭勒盟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副支队长于斌、锡林郭勒盟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所长齐纳尔哈图介绍2022年以来全盟公安机关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相关工作情况。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内蒙古日报驻锡林郭勒记者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驻锡林郭勒记者站、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锡林郭勒日报社。
首先,请白嘎利副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公安部、公安厅相关工作部署,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奋力推动公安“放管服”改革、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和执法责任体系等改革走深走实,实现全盟公安队伍实战水平不断增强、执法能力显著提升的良好效果,为助推全盟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2022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公安机关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工作相关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一、锚定为民航向,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服务新效能
紧紧抓住便民这个根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去年推出44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便民惠企措施基础上,再制定户籍、车驾管、出入境服务方面13项便民举措。
强化“在线警务”理念,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以创新“牧区微警务”为载体,创建乌兰牧骑式警队、蒙古马式警队,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警务效能。
积极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已创建45个,其中,被公安部命名全国“枫桥派出所”1个,被公安厅命名全区“枫桥派出所”5个。持续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严格落实“五必进、全覆盖”,2022年以来,走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风险隐患2400余起,努力为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对旅馆业、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息网络安全审核实行告知承诺制。结合“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持续在审批服务事项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优服务上下功夫,盟本级审批事项累计减材料143件,减少比率达71.5%,减环节232个,减少比率达49.36%,减时限约615天,减少比率达74.87%。
大力推进“一窗通办”,盟旗两级已设置25个公安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建成29个“一站式”政务服务派出所,群众可就近“一站式”办理户政、治安、车驾管相关业务。
盟旗两级公安政务服务窗口设“代办员”,协助指导企业、群众准备所需材料,跟进后续办理流程,并提供预约、延时、上门多种服务。
优化升级锡盟“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挂载5个警种178个事项,全部实现100%“一网通办”、100%“掌上办”。同时,平台已对接“蒙速办”、公安厅统一电子印章平台、自治区政务服务门户建设特色专区、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目前可通过“蒙速办”APP、“锡盟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锡盟公安”支付宝小程序等多渠道网办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申领个人电子签章。平台现有用户64963人,已办理业务3500余件。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各类高层次人才、农牧业转移人口、大中专院校、投靠、招商引资、购房租房、居住证及家属随迁“零门槛”落户途径。全面实施6类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新生儿异地入户“跨省通办”,实现不同地域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
二、聚焦实战方向,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提升基层战斗力
全面推进情指中心软硬件升级,多措并举打造最强“指挥中枢”。实现“一盟一台”统一接警模式,全盟13个旗县市(区)公安局、阿尔善分局110、122报警电话由盟公安局统一受理,初步实现“报警更方便、接警更及时、派警更精准、处警更高效、执法更规范”的改革目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四全”目标开展锡盟“雪亮工程”建设,实现了全盟视频监控资源的联网共享和应用。目前,视频联网共享总平台及“雪亮平台”累计接入前端设备43000余路,其中视频监控资源37000余路,抓拍设备5013路。在服务民生方面,为群众提供找回丢失物品、查找车辆剐蹭等服务,已服务群众788人次。
大力加强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全盟“一区一警两辅”“一村一辅警”100%配备,22个城区和中心城镇派出所完成“两队一室”建设,44个派出所实行“一警多能”,16个边远农牧区派出所和交警队实现“两警合一”,基层治理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
三、坚持法治导向,健全执法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
深入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和执法责任体系改革,实体化运行盟旗两级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对执法决策和案事件的内部监督管理。
制定《锡林郭勒盟公安机关关于办理涉企案件“慎捕慎诉”工作办法》等办法机制,依法审慎办理涉企案件,稳慎适用查封、扣押、冻结和羁押性强制措施,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高效运行全盟13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其中5个被评为全区“标杆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此外,全盟3个执法办案管理分中心、7个基层所队智能办案区已投入使用,三级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同时,积极联合各地检察机关建立盟旗两级侦查监督与协作办公室15个,通过畅通联系渠道、推进繁简分流、构建制约体系等方式,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新局面。2022年,锡林郭勒盟公安局获全区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成绩突出集体。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感谢白嘎利副局长的发布。
下面进行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报所在媒体名称。
问题一:我们关注到今年公安部、公安厅在交管服务方面出台了一些便利措施,今年,锡盟公安局在群众办理的高频车驾管业务方面制定了哪些服务举措?
请齐纳尔哈图所长回答记者提问。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锡盟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全力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烦”的问题,通过深度走访、调查研究,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推出公安交管服务群众、便利企业十项措施,具体为“简政放权”、“互联网+交管”和“警邮合作”三个方面。
- 推出五项深化“简政放权”新措施
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限,更加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更好助力企业行业发展。
(一)试点开展车驾管业务窗口取号后“一小时内”办结。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改进服务方式,试点在盟交管支队车管所、锡林浩特市车管所、二连浩特市车管所、西乌珠穆沁旗车管所、正镶白旗车管所开展群众取号后一小时内办结相关业务。试点结束后在全盟推广。
(二)待售客货车上门服务。变“等待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定期上门为客货车销售企业提供待售车辆提前排查服务,排查待售车辆是否存在违规情形,避免群众购买车辆后办理业务因存在违规情形造成多次跑动的不便。
(三)试点开展小型进口汽车盟内通办。在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正镶白旗试点下放小型进口车新车注册及二手车过户业务,其他旗县下放小型进口二手车本地过户业务。方便全盟各地群众就近办理,为群众提高办事效率,节约时间成本。试点结束后在全盟推广。
(四)试点开展中重型客货车盟内通办。在锡林浩特市试点开展中重型客货车新车注册及二手车过户业务。试点结束后总结经验,推行中重型客货车业务全盟通办,方便全盟各地群众就近办理。
(五)盟内机动车转出电子档案申请日产日结。通过交管12123 APP申请车辆转出需制作电子档案的,当日申请当日制作完成。缩短业务时限,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推出两项“互联网+交管”新服务
延伸车驾管服务触角,将改革红利最大化惠及边远散及残障群众,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六)“车管有爱”小程序亮相“蒙速办”APP。该小程序可提供业务咨询、政策解读、残疾人老年人业务预约、盟内边远地区农牧民业务预约、企业批量业务预约、绿色通道服务、疑难业务咨询、业务网点分布、业务咨询电话、帮办代办等各类车驾管业务服务。依托“车管有爱”小程序优化“网上办”,方便企业、残疾人、老年人、边远地区农牧民办理车驾管业务。
(七)试点推行“车驾管业务进社区”服务。年内,在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正镶白旗政府所在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试点增设车驾管业务窗口,进一步深化便民利民举措。试点结束后在全盟推广。
三、推出三项“警邮合作”新举措
拓宽警邮合作渠道,多元化服务群众,使群众享受更加便捷的公安交管服务。让“警邮合作”进一步向公安交管业务宣传、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等领域延伸。
(八)盟内号牌邮寄隔日送达。与盟邮政管理局签订工作协议,群众在盟内各旗县市(区)车管所选取机动车号牌后隔日送达,缩短投递时限。
(九)盟内12123 APP网上办理业务制证后隔日送达。与盟邮政管理局签订工作协议,盟内群众在交管12123 APP申办各类业务出证后隔日送达,缩短投递时限。
(十)进一步深化“警邮合作”,将邮递员变成“交通安全宣传员”“车驾管业务员”。充分发挥“警邮合作”工作机制,邮递员在深入农村牧区派送邮件时,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以及利用交管12123 APP协助农牧民办理简单、高频车驾管业务,为农牧民群众办理业务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好,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问题二:可以“跨省通办”的6类户籍迁移业务分别是哪些,群众如何办理刚刚提到的“跨省通办”10项户籍业务?
请于斌副支队长回答记者提问。
目前可以“跨省通办”的6类户口迁移业务分别是:工作调动、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大中专学生毕业、夫妻投靠户、父母投靠子女、子女投靠父母户口迁移等6项业务。
群众办理可以“跨省通办” 10项户籍业务的具体流程分别如下:
第一项开具户籍类证明
全国户籍居民跨省就业、就学、居住的或因家庭矛盾等原因无法取得居民户口簿的,申请人向受理地公安机关交验有效身份证件并提交申请。受理地公安机关依据户籍地公安机关反馈的查询结果,现场为申请人出具户籍证明;如无查询结果,不予出具户籍证明,同时告知不予出具的原因。
第二项至第七项6类户籍迁移业务
申请人根据迁入地户口迁移政策规定,向迁入地公安机关提出落户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和联系方式,迁入地公安机关审核是否属于跨省通办情形,审核通过后,告知申请人其迁入业务也可自愿选择“跨省通办”服务。迁出地公安机关在收到准迁信息后 5 个工作日内完成信息核查;迁入地公安机关收到迁出信息后 2 个工作日内完成迁入业务办理,并打印户口簿。
第八项新生儿入户
婚生婴儿随父或随母登记落户,可选择异地申报出生登记户口“跨省通办”。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选择异地新生儿出生登记户口的,根据新生儿拟落户地出生登记户口政策规定,异地向受理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新生儿登记入户材料和联系方式,交验有效身份证件。受理地公安派出所当场对申请人的身份、落户条件进行核验。拟落户户籍地公安机关在 5 个工作日内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协同信息反馈至受理地公安派出所,进行备案。
第九项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
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办理时所需的材料按年龄区分有两种情形:
一是年满16周岁公民,向现居住地就近的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提出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申请,填写《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交验居民户口簿和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其中一种证明材料,确认提交信息的准确、真实性,签订书面承诺书。
二是未满16周岁公民,在监护人陪同下申请办理,如未登记与监护人亲属关系的,需提交出生医学证明等其他证明监护关系的材料;同时提交监护人居民身份证;监护人合法稳定就业、居住或者申请人合法稳定就学的其中一种证明材料。
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是免费的,无需交纳工本费。
第十项临时身份证“跨省通办”
居民在办理全国跨省异地居民身份证后,如需急用,可选择办理临时身份证“跨省通办”。受理完成后,进行临时身份证打印和卡体号分配,然后进行临时身份证领取登记。
感谢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