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准确、主动地向社会介绍锡林郭勒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落实内蒙古五大任务方面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凝心聚力、振奋精神、鼓舞干劲的良好舆论氛围,盟委宣传部组织举办“锡林郭勒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召开锡林郭勒盟建设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专场发布会,邀请到盟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敏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内蒙古日报驻锡记者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驻锡记者站、锡林郭勒日报社、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
首先,请徐敏女士进行发布。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锡林郭勒盟能源事业的媒体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盟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盟委、行署关于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部署要求,抢抓能源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全力推动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就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是以煤为基,不断夯实能源安全保障基础。我盟煤炭资源丰富,是国家规划的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探明褐煤储量1046亿吨,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已核准煤矿28处,核准规模2.05亿吨/年,居各盟市第二位,其中列入国家保供煤矿17处、产能1.78亿吨,占全盟总产能的85%。
今年以来,全盟上下坚决扛起煤炭保供的重大政治责任,面对煤矿安全监管压力骤增、生产接续用地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力挖潜增产、有序释放优质产能,推动贺斯格乌拉煤矿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华润五间房西一井、芒来煤矿联合试运转稳定运行,鲁新、查干淖尔、达安等煤矿加紧建设,大唐胜利东二号矿、吉林郭勒二号矿复工复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11月,全盟累计生产煤炭1.24亿吨,全年预计可生产煤炭1.36亿吨,其中约60%发往东北地区和周边盟市、约40%盟内自用,有效保障了蒙东和东北等地民生供热、供电和重点工业用煤,为国家煤炭保供和东北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下一步,我盟将持续挖潜增效释放优质产能,力争到2025年煤炭产能达到1.9亿吨左右,在国家煤炭保供大局中尽显担当。
二是清洁利用,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盟依托煤炭资源的基础性优势,借助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的有力条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技术创新引领,建设了一批高参数、高度节水、低能耗、低排放的清洁高效煤电项目。
今年以来,我盟在保障已投运煤电机组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重大煤电项目建设进度,阿旗京能查干淖尔电厂实现“双投”、新增煤电装机132万千瓦;国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具备反送电调试条件;江苏能源乌拉盖电厂加快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中煤芒来电厂、江苏能源白音华电厂全面开工建设。全盟已投产火电装机达1568万千瓦、居全区第二位。1-11月,全盟火电发电量达570亿千瓦时,全年预计发电量将达到620亿度左右,其中近90%、约500亿千瓦时外送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对于保障国家电力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煤炭就地就近转化率达到48%,预计到2025年全盟火电装机将达到2100万千瓦左右,煤炭就地就近转化率将超过50%,实现从“挖煤卖煤”的粗放发展模式向清洁高效利用的根本转变。
三是追风逐日,勇当绿色低碳发展的排头兵。我盟全域均为国家一类风光资源区,100米高平均风速在10米/秒左右,等效发电小时2900—3900小时/年;太阳能年日照时数平均在3200小时以上,等效发电小时1600—2000小时,是全国少有的优质风光资源区,可利用资源分别占内蒙古的1/3和1/6,可开发风电规模6000万千瓦、光伏1亿千瓦以上。
年初以来,我盟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聚焦内蒙古“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新能源。上都200万千瓦风电基地、国能胜利排土场光伏等项目全容量并网,400万千瓦风光基地、东苏蒙能100万千瓦风储项目已全部建成,11月起已陆续开始并网调试。当前,全盟已并网新能源装机已突破1700万千瓦,占全区新能源装机的五分之一以上,绿电装机指数达到22.26,在全区率先建成千万千瓦级绿电基地,成为全区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超过火电装机的盟市之一。1-11月,全盟新能源发电量已突破340亿千瓦时,预计全年发电量将达到370亿千瓦时,其中约67%、近250亿千瓦时的绿电通过特高压通道外送至北京、华北和华东等地区,节约标煤1000余万吨、减少碳排放2600万吨左右。下一步,我盟将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力争今年年底全盟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1800万千瓦,争取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达到2500万千瓦左右,建成全国地级市首个“绿电三峡”。
四是延链补链,着力打造风光氢储全产业链。依托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和汇聚了明阳、上海电气、海装风电等10余家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军企业,风机整机产能达到700万千瓦。锡林郭勒盟新能源装机、风电装机、新能源发电量、风电发电量、风电主机产能等重要指标稳居全区首位,全产业链配套能力走在内蒙古前列。
今年以来,聚焦风光氢储4条重点产业链,深入开展穿透式招商引资,先后引进联动天翼、远景能源等储能电池和赣锋、雁大、新蒙新等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高端制造项目。目前,联动天翼、远景能源等项目已建成投产,赣锋、雁大、新蒙新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锡市中船风电产业园、常州翔峰单晶硅及光伏组件、多伦四合光能单晶硅等项目已开工建设,金风、中车、中科等产业集群项目已与盟行署签订合作协议,风光储氢装备制造产业已逐步走向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
五是立足“双碳”目标,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盟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外送通道方面,全盟已建成锡盟至山东交流、锡盟至江苏泰州直流两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成金山至辽宁、上都至承德两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通道。今年,胜利至张北特高压输电通道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三交九直”跨省区输电工程中,首个获得核准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我盟将形成“两交一直”电力外送通道新格局,为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提供坚强支撑。
盟内电网方面,已建成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18座,110千伏变电站65座,35千伏变电站96座,初步形成以500千伏电网为依托,22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110千伏、35千伏电网辐射供电格局,实现13个旗县市(区)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强化盟内电网网架,全力推进蒙西电网东部末端“一线四站”工程建设,宝拉格500千伏变电站工程已建成投运,锡西500千伏变电站全面开工建设,锡西-东苏-塔拉500千伏输电工程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并完成核准,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盟内500千伏双回环网,电网网架更加安全可靠。
六是找矿突破,持续推进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在自然资源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的背景下,我盟精准锚定金、铜、锡、锂、萤石、铷铌钽6类战略性矿产资源,深入落实新一轮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
年初以来,我盟聚焦金、铜、锡、锂、萤石、铷铌钽(稀有元素)等矿种,结合已有勘查成果分布,编制完成了《锡盟“十四五”期间战略性矿种重点找矿区域预测报告》,报告中我盟划分了12个V级成矿亚带,共圈定了16个重点成矿远景区,为全盟找矿突破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协调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了《锡林郭勒盟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经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对接争取,我盟2023年度已争取66个项目进入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库,加上我盟以往已入库项目,目前我盟在库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基金项目已达125个,为进一步摸清战略资源家底,持续推进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锡林郭勒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为指引,聚焦自治区“创新路、进中游”战略目标,主动担当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重任,按照盟委、行署的部署要求,加快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路径,努力为国家提供更为稳定、更加安全、更多绿色的能源供给,为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贡献锡林郭勒力量。
感谢徐敏女士的发布。
下面进行记者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提问前请先报所在媒体名称。
记者:请问我盟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安全保障基地之一,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有哪些?
请徐敏女士回答。
记者:请问我盟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安全保障基地之一,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有哪些?
徐敏局长: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们将按照国家、自治区和盟委行署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能源战略安全保障基地优化升级。一是落实地方煤炭保供责任,全力推动煤炭稳产增效。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加快推动在建煤矿投产、停产煤矿复工、优质产能释放,有效提升煤炭供给保障能力,力争到2025年煤炭产能达到1.9亿吨左右,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自治区交给我们的煤炭保供任务,在国家煤炭保供大局中尽显担当。二是立足“双碳”目标,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稳步推进特高压通道配套电源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主网架结构,推动胜利—张北特高压通道尽快建成,尽早打通盟内500千伏双回环网,同步谋划建设盟内支撑性、保障性电源项目,力争到2025年全盟火电装机将达到2100万千瓦左右,为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提供坚强支撑。三是围绕“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做大做优新能源总量。坚持集中和分布并重、外送和自用并举,在推动国家第一批大基地项目建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特高压三期500万千瓦基地、蒙能智汇锡西电网200万千瓦风储、蒙能二连口岸50万千瓦绿色供电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同时,积极谋划推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等新能源基地前期论证工作。努力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同时,多维度多层次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路径,争取在新型储能系统、清洁能源制氢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好,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记者:请问近年来我盟在推动传统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有哪些工作成效?
请徐敏女士回答。
徐敏局长:近年来,我盟始终牢记总书记关于“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的殷切嘱托,坚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推动能源战略安全保障基地绿色低碳转型。一是推动煤炭产业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十八大以来,我盟累计淘汰退出落后产能煤矿9处、产能855万吨/年,当前我盟单矿(井)平均产能750万吨/年以上,大型先进矿(井)占比已达到96%以上,煤矿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成效显著。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处、自治区级2处,建成智慧化煤矿14处,无人驾驶、5G、智能开采等大批先进示范技术得到推广应用,预计到2025年底,产能300万吨/年以上大型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改造,重点露天煤矿实现矿用卡车无人驾驶技术规模化应用,井工煤矿采掘面实现智能化作业。二是推动煤电产业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我盟新建的特高压外送电厂全部采用高参数、高度节水、低能耗、低排放的大容量超超临界机组,五塔合一、双水内冷发电机等一批行业首创技术示范应用,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燃气轮机标准,特别是褐煤烟气冷凝提水技术的自主创新应用,基本实现生产“零补水”,打破了缺水地区发展煤电产业的瓶颈制约。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加大力度对已投运存量煤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升级改造,逐步建立更加先进清洁的煤电供给体系。
感谢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